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口学”相关记录7128条 . 查询时间(7.033 秒)

在全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人口主要流向的大城市去年增长也大幅放缓。

综合当地媒体报道,英国政府7日推出新移民法草案,禁止任何通过非官方途径入境的移民申请庇护,此草案已提交英国议会审议。

据《欧洲时报》意大利版微信公众号“意烩”报道,当地时间3月9日下午,意大利政府内阁会议在卡拉布里亚大区库特罗镇召开,会议通过一项有关移民的新法令。其中包括调整有关外国工人合法入境的劳工名额政策,以及打击非法移民的紧急规定。

据澳洲网编译报道,澳大利亚2022年新增海外移民达19.1万,政府主要人口机构预计,今明两年的移民数据还将继续增加。经济学家警告,不断增加的移民有可能导致澳大利亚出现住房短缺,并在已经白热化的市场上推高租金价格。
大连市实施《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2023年1月29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170号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预计小学阶段的适龄人口2031年跌破7000万人后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初中阶段的适龄人口2035年下降至3491万人后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上。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预计2030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于2029年达到峰值5592万人后呈下降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带来了一组数据,“‘低生育、老龄化、高流动’的人口发展态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人口背景。2022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顾问森雅子说,那些必须经历日本消失过程的人将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对我们的子孙来说,就像是一个可怕的疾病。”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的晚年,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老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同时,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也在持续走低。人口负增长和低生育率是否还有机会逆转?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2022年中国人口增长达到历史性的转折点,由正增长转为长期负增长。这一变化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重大、深刻、长期的影响。为深入探讨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的战略与策略,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将联合召开人口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2023年3月2日在北京表示,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仍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近日,据《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报道,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济南、大连多地发布了义务教育学位预警。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至2022年,北京已累计增加18万个中小学学位,并计划在2023年继续增加2万个中小学学位。这些学位压力源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长。
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是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13年批准成立的校级研究机构。2009年,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筹建的湖北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